一、项目总体规划
维度 |
内容 |
项目代号 |
XGameStudio |
开发周期 |
12 个月(2025.10 ~ 2026.09) |
团队规模 |
约 15 人(前端 4 / 后端 4 / AI 2 / 引擎 3 / 产品 1 / QA 1) |
开发模式 |
Agile Scrum(2 周/迭代) |
主要交付目标 |
1️⃣ MVP 内测(核心编辑器 + 引擎 + 云构建) 2️⃣ Beta 上线(AI 辅助 + 多人协作 + 平台分发) 3️⃣ GA 版本(收益生态 + 创作者市场 + 国际化) |
二、阶段划分(Milestone Roadmap)
gantt
title XGameStudio 开发与发布路线图
dateFormat YYYY-MM
section 阶段 1:MVP 基础版
引擎核心框架完成 :done, a1, 2025-10, 2026-01
可视化编辑器原型 :active, a2, 2025-11, 2026-02
单人构建 + 预览运行 :a3, 2026-01, 2026-03
section 阶段 2:AI 与协作版
AI 脚本/场景生成 :a4, 2026-02, 2026-04
多人协作同步 :a5, 2026-03, 2026-05
云端打包/分发中心 :a6, 2026-04, 2026-06
section 阶段 3:生态与商业化版
插件市场 + 收益系统 :a7, 2026-06, 2026-09
数据分析 + AI 平衡系统 :a8, 2026-08, 2026-10
国际化 + 全球分发 :a9, 2026-09, 2026-12
三、Sprint 任务拆解清单
Sprint |
时长 |
核心目标 |
模块 |
负责人 |
预估人天 |
Sprint 1 |
2025.10.10 - 2025.10.24 |
引擎框架搭建 |
Runtime Core |
🧱 Engine Team |
30 |
|
|
ECS 系统设计与组件接口定义 |
Runtime Core |
🧱 Engine Team |
20 |
|
|
场景编辑器初版 UI |
Editor |
🎨 Frontend Team |
25 |
Sprint 2 |
2025.10.25 - 2025.11.08 |
脚本系统实现 (JS/Lua) |
Engine + Scripting |
⚙️ Engine + AI |
28 |
|
|
资源管理与缓存模块 |
Engine |
🧱 Engine |
18 |
|
|
编辑器拖拽交互 |
Editor |
🎨 Frontend |
22 |
Sprint 3 |
2025.11.09 - 2025.11.23 |
云构建服务后端 |
Platform |
🌐 Backend |
26 |
|
|
文件上传/CDN 分发 |
Platform |
🌐 Backend |
14 |
|
|
前端构建触发器 UI |
Editor |
🎨 Frontend |
12 |
Sprint 4 |
2025.11.24 - 2025.12.08 |
AI 脚本生成 API 集成 |
AI Agent |
🤖 AI Team |
25 |
|
|
Prompt 模板配置 |
AI Agent |
🤖 AI Team |
12 |
|
|
编辑器与 AI 交互接口 |
Editor + Backend |
🎨 + 🌐 |
20 |
Sprint 5 |
2025.12.09 - 2025.12.23 |
多人协作与实时同步 |
Editor + Backend |
🎨 Frontend + 🌐 Backend |
28 |
|
|
云端存储与版本控制 |
Platform |
🌐 Backend |
20 |
|
|
UI 优化与场景快照 |
Editor |
🎨 Frontend |
18 |
Sprint 6 |
2026.01.05 - 2026.01.19 |
一键发布中心构建 |
Platform |
🌐 Backend |
26 |
|
|
分发模板适配 (微信/抖音) |
Platform |
🌐 Backend |
18 |
|
|
AI 性能调优模块 |
Engine |
⚙️ Engine |
22 |
Sprint 7 |
2026.02.01 - 2026.02.15 |
插件市场 MVP |
Marketplace |
🧩 Fullstack |
30 |
|
|
收益结算系统 |
Backend |
🌐 Backend |
25 |
|
|
AI 测试机器人 |
AI Agent |
🤖 AI Team |
20 |
Sprint 8 |
2026.03.01 - 2026.03.15 |
热力图与数据分析 |
Analytics |
🌐 Data |
22 |
|
|
平衡调优引擎 |
AI Agent |
🤖 AI |
25 |
|
|
国际化支持 + UI 翻译 |
Frontend |
🎨 Frontend |
15 |
✅ 总预估:约 330~350 人天(约 15 人团队 / 6 个月核心周期)
四、技术依赖关系图(系统耦合可视化)
graph LR
A["可视化编辑器"] --> B["引擎核心"]
B --> C["资源系统"]
B --> D["脚本运行时"]
B --> E["渲染系统"]
A --> F["AI 辅助接口"]
F --> G["AI 服务层"]
G --> H["Prompt 模板库"]
C --> I["云构建与CDN"]
I --> J["分发平台"]
J --> K["收益结算与分析"]
K --> L["数据反馈系统"]
L --> F
说明:
- AI 系统 ↔ 数据反馈系统 形成循环(强化学习优化)
- 引擎核心 是整个系统的技术中枢
- 编辑器 是开发者交互主入口
- 云构建与分发平台 是商业化出口
五、任务责任矩阵(RACI 模型)
模块 |
负责人 (R) |
审核 (A) |
协助 (C) |
通知 (I) |
引擎核心 (Runtime) |
Engine Lead |
CTO |
AI Team / Frontend |
PM |
可视化编辑器 |
Frontend Lead |
PM |
Backend / AI Team |
QA |
云构建 + 分发 |
Backend Lead |
CTO |
DevOps / Frontend |
PM |
AI Agent |
AI Lead |
CTO |
Frontend / Data |
PM |
插件市场 |
Fullstack Lead |
PM |
Backend / Data |
QA |
数据中心 |
Data Lead |
CTO |
AI / Backend |
PM |
国际化 / 商业化 |
PM |
CEO |
全员 |
QA |
六、测试与验收流程(Testing & QA Plan)
阶段 |
测试类型 |
工具 / 方法 |
通过标准 |
单元测试 |
引擎 / 编辑器模块 |
Go test / Vitest |
覆盖率 ≥ 80% |
集成测试 |
前后端接口 |
Postman / Jest |
成功率 ≥ 95% |
性能测试 |
引擎运行帧率 / 构建时间 |
Lighthouse / Puppeteer |
FPS ≥ 55 / Build ≤ 60s |
安全测试 |
API 认证 / 文件上传 |
OWASP ZAP / Burp Suite |
无高危漏洞 |
用户测试 (UAT) |
20 名内测开发者 |
闭测反馈表 |
满意度 ≥ 85% |
七、发布与运维(DevOps Plan)
流程 |
工具 |
说明 |
代码管理 |
GitHub + GitFlow |
主分支保护 + CI 自动构建 |
持续集成 |
Drone CI / GitHub Actions |
自动构建测试镜像 |
自动部署 |
Docker Compose / K8s |
支持分布式节点扩展 |
日志监控 |
Loki + Grafana |
实时监控服务状态 |
崩溃分析 |
Sentry + AI 报告聚合 |
自动生成问题分析摘要 |
版本发布 |
Canary 灰度发布 |
自动回滚机制 |
八、产品运营与增长策略
策略方向 |
举措 |
目标 |
创作者生态建设 |
举办“7 日小游戏创作营” |
建立早期开发者社区 |
高校合作计划 |
教育版免费授权 |
获取种子用户 |
模板激励计划 |
热门模板现金激励 |
促进插件生态繁荣 |
国际化推广 |
翻译多语言版本(EN/JP/KR) |
海外 DAU 增长 3 倍 |
AI 创作大赛 |
与 AI 社区合作举办赛事 |
品牌曝光 + 数据积累 |
九、KPI / OKR 体系(2026 年度目标)
目标 |
指标 |
目标值 |
平台开发者数 |
注册创作者总数 |
≥ 10,000 |
项目发布量 |
发布游戏数量 |
≥ 2,000 |
AI 使用率 |
使用 AI 功能比例 |
≥ 70% |
留存率 |
开发者 3 个月留存 |
≥ 60% |
收益规模 |
平台 GMV(广告+插件) |
≥ $500K USD |
性能目标 |
平均构建时间 |
≤ 45 秒 |
满意度 |
开发者 NPS |
≥ +60 |
十、项目风险与应对策略
风险类别 |
描述 |
缓解措施 |
技术风险 |
WebGL/WASM 兼容性差异 |
提供多渲染后备方案 |
成本风险 |
服务器/AI API 成本上升 |
自建模型 + 限速缓存策略 |
法规风险 |
AI 生成内容合规问题 |
实施内容过滤 + 人工复核 |
市场风险 |
开发者获取成本高 |
教育+开源策略引流 |
团队风险 |
多语言技术协作障碍 |
制定统一架构标准与 API 规范文档 |
十、总结:进入可执行阶段
- ✅ 产品架构清晰(引擎 + 编辑器 + 平台 + AI)
- ✅ 迭代周期明确定义(每两周可交付)
- ✅ 团队职责分明(RACI 模型)
- ✅ KPI/里程碑可量化
- ✅ 开发 → 发布 → 商业化 全链路覆盖